劉俊良醫師|機械手臂人工膝關節置換|骨質疏鬆|肌少症: 人工膝關節手術,如何用機械手臂來幫忙「量身訂作」? WFU

2024/03/30

人工膝關節手術,如何用機械手臂來幫忙「量身訂作」?

 作者/ 劉俊良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進幾年科技進步飛速,在醫療手術中,也開始導入了機器手臂來輔助手術了。

機器人也許還不能做到跟人一樣千變化的精細動作,但在穩定性、可重覆性這個特點上卻比人更好,因此在某些方面的表現甚至已經超越人類了。像是下方影片中的機器人,它完成了就是算職業高爾夫選手也非常不易做到的「一桿進洞」。




在手術上,機械手臂輔助關節置換目前正在飛速進展中,許多公司都努力研發出自家特色的機械手臂,而且也得到了相當好的成果。在我個人的手術經驗中,也發現用機械手臂輔助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術後的舒適度和恢復的速度都和傳統手術有很大的差別。而機械手臂用在人工關節手術的好處為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接下來幫大家稍作介紹。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過程,大致上是:把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磨損的骨頭削去一部分,再裝上金屬的蓋子,取代原來磨損的骨頭,然後再上下兩個金屬中間插入一片塑膠墊片,取代原來軟骨的功能。

在上述手術過程中,除了植入物的大小、位置、角度等要力求精準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必需要兼顧,那就是膝關節周為了軟組織(肌腱、韌帶等),因為他們也會影響關節的活動度和穩定度。

在傳統的手術做法中,我們會希望把彎曲變型的膝蓋,矯正成筆直的樣子,而且關節面要剛好和地面垂直,這樣才是最「標準」的關節,在力學上才是最佳位置,會讓人工關節最耐用,也就是所課的 Mechanical alignment (機械性對位)。

所以過去的手術的目標,就是把骨頭切成最「標準」的型狀,再裝入人工關節,而軟組織太緊的地方,就做手術鬆解,來配合這個新的腳型。然而,這樣”強迫改正”的做法,對人工關節友善,卻對人體不友善,因為這樣的方法常會需要大量的軟組織鬆解,造成病人術後的疼痛、活動不適,近五分之一的病人仍不滿意術後的狀況。

早在 1980 年代,就有醫生發現,我們所謂的「標準」腳型,其實跟大多數人本身的樣子是不一樣的,我們強迫身體用和原來腳型不一樣的東西,自然會造成不適。

到了 2006 年,一位 Howell 醫師提出了 Kinematic alignment (動力學對位),目標就是盡可能順著骨頭原有的角度來做削骨和植入人工關節,來減少軟組織的鬆解和破壞,才能盡可能接近膝關節原來的活動方式,時至今日許多學說也是由此延伸出來,而且也得到很好的成果。

然而,想用動力學對位的新關念來做手術,最大的挑戰在於精準度的要求非常高。傳統的手術會用標準機械性對位的原因,因為這是對植入的人工關節最友善的做法,人工關節的失敗率最低,但代價是病人的膝蓋不一定舒服。

而用動力學對位,病人會覺得舒適,但是一旦偏離中立區越遠,關節日後出問題的危險也越高,也就是必需在安全範圍內準確的做微調。由於微調的安全範圍常常只有5度以內,光靠目測的風險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超出預期,而且無法事前摸擬,在切完骨頭後發現有問題,也會增加後需補救的難度。這也就是在機械手臂出現之前,許多醫師都知道動力學對位是個好手術,但很少人真正這麼做,因為難度和風險都大多了。

有了機械手臂的出現,它可以用電腦來幫忙測量骨頭裁切(截骨)的厚度、角度、以及張力等資訊,再由機械手臂精準的導引到醫師指定的位置,這在過去只能靠肉眼、手工量測,自然有點一些誤差存在,而機械手臂可以讓誤差縮小到 1 度和 1 mm,而且可以在切骨頭之前就摸擬出切完後的樣子,醫師才可以真正達到想要的目標。

也因為精準度的提升,它就可以幫助讓醫生在安全範圍內,針對每個患者的腳型、軟組織的張力去做微調,達到類似「量身訂作」的效果,也就出目前新的 Personalized alignment (個人化對位)的新手術概念。依個人化調整後的膝關節,就像是讓人穿上量身訂作的衣服一樣,自然覺得舒適度比較高,手術後需要的適應期變短,自然恢復就快得多。

目前的膝關節手術,最關鍵的部分,在於選用何種對位方式,進一步決定人工關節的位置、角度,還有要做多少軟組織鬆解,才能達到最完全的平衡,這都是要由醫師的經驗來判斷。過去在計劃和執行上有道鴻溝,因為目視和手工的誤差範圍過大。

在機械手臂出現後,正好幫助填補了這道鴻溝。它無法直接取代醫師的經驗和判斷,而是讓醫師心中的理想的樣子可以真正精準的被執行,也就是讓醫師如虎添翼,進而達到最佳功能的人工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