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良醫師|機械手臂人工膝關節置換|骨質疏鬆|肌少症: 2024 WFU

2024/04/14

骨質疏鬆介紹(一) 骨質疏鬆是什麼?為什麼很重要?

作者:劉俊良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骨質疏鬆是什麼


骨質疏鬆,依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的定義,是「一種因骨骼強度減弱致使個人增加骨折危險性的疾病」,這在過去比較少受到重視,但近年來因為人類壽命的延長,它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了。

如上面的示意圖,左邊的是正常的骨頭,而右邊的是骨質疏鬆的骨頭,由外觀看是一樣的,但是由內部的構造可以發現,疏鬆的骨頭多了許多孔洞,也就是結構變脆弱了。骨頭骨度不夠,遇到外力就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用房子來比喻,良好的骨頭就像標準鋼筋水泥的樓房,骨質疏鬆的骨頭就像是海砂屋,在外觀上也許難以分辨,但是遇到地震時,好的房子會屹立不搖,而不堅固的海砂屋可能就會倒塌。


骨質疏鬆常見嗎?



(圖片來源:OpenStax College. Anatomy & Physiology, Connexions.)


在正常的生理狀況下,一個人大約在 30 歲左右會達到一生中骨質的巔峰,自35 歲後,骨質大約就以每年 0.5-1% 的速度流失,在 50 歲之後流失速度會更快,大約每年 1-3% 。女性先天的骨量比起男性就會少一些,而且在50歲左右更年期的時候,又會有一個骨質大下滑的時期,所以骨質疏鬆的風險又比男性更多。

因為骨質會隨著年齡而降低,所以只要活到愈老,就愈容易遇到骨質疏鬆的問題。近年來因為人類壽命不斷延長,骨質疏鬆的比例就愈來愈高了。


(圖片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2688C8F5935982DC)


上圖是台灣人口老化的進程,台灣人除了平均壽命延長外,再加上少子化,動人口老化速度已是世界第一。在 2025年的時候,就是進入超高齡社會了,也就是有 1/5 的人口都超過65 歲了。所以只要是和年齡相關的疾病或議題都值得重視。

根據統計,國內 50 歲以上的女性約有 27% 患有骨質疏鬆,而男性則是21%,如果是70歲以上的群組,比例又更高中,女性約有 60% 都有骨質疏鬆,男性則是 44%。

這樣的比例,和慢性病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比起來,完全不遑多讓。其實它只比高血壓的比例少一點,而比高血糖、高血脂還多。所以,目前有一個慢性病照護的新觀念,就是叫「三高一低」,多了個「一低」,指的就是「低骨密度」,也就是骨質疏鬆,應該要把它跟所謂的三高同等重視。


骨質疏鬆很重要嗎?骨折不是手術就好了嗎?


骨質疏鬆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骨折的風險。骨頭太脆弱的時候,可能一個跌倒就會造成骨折。老人家常見跌倒後就產生手腕、髖關節、椎脊骨折,但是這在年輕人不會出現,其實背後的根本原因,其實根本原因就是老人的骨質已經脆弱到禁不起外力的撞擊了。

大家也許會覺得,現在醫療進步,骨折也不是什麼不治之症,沒什麼關係。但事實上,骨折對於中老年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大致上可以由以下幾點來說明:

  • 骨折疼痛、手術傷口疼痛,復原期長:遇到骨折了,患者本身的疼痛是免不了的,而且復原 的時間並不短。即使經過順利的手術,骨折處大約也需要三個月才能完全復原。而在休養期間,可能因為活動較少、肌力減弱,又要數月的時間才能真正回到原來的生活型態。
  • 家人照顧、手術花費,增加人力、經濟負擔:骨折後至少會有一段時間的行動不便,需要家人照顧。一個人生病住院,好幾位家人可能也需放下工作來處理。另外,手術本身會有一些醫療費用,還出院後的安置問題,都會增加經濟上的負擔。一次骨折,對於家庭的人力、物力都會有所消耗。
  • 手術後的失能、併發症:在老年人,骨折手術後並不一定能完全回到原來的狀態,更常見的是在一次骨折後身體狀況就急轉直下。以老人髖部骨折為例,在手術後約有 60% 的患者從此行動不便,需要枴杖、輔具,甚至有近 20% 的患者在手術後一年內,因為行動不便、臥床造成的併發症而死亡。(死亡率高達同齡老人的 5 倍)
  • 骨鬆會增加手術困難度、併發症:骨質疏鬆不只是造成骨折的機會增加,也會因為骨質太脆弱,讓骨折部位粉碎,或是骨質太鬆軟,造成手術時鋼釘無法有效的固定。這都會造成手術困難,也會增加術後鋼釘或骨折部位位移的機會,自然併發症也會比正常的骨折多。

骨折本身並不會直接造成死亡,但它可能是一位老人從正常生活到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的轉捩點,所以也有些人會稱骨質疏鬆為「隱形殺手」。然而,像是前面提到的髖部骨折,在台灣一年大約就發生了 2 萬個,這樣的高發生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九,在亞洲則是排名第一!

目前大多數人是在骨折後,進一步檢查才知道自己患有骨質疏鬆,而有些人甚至是骨折後還是沒有檢查、沒有接受骨質疏鬆治療。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若沒有適當治療,一年內再遇到骨折的機率是接近一半,也就會落入骨折、再骨折的無限循環了,而且通常身體狀況也是跟著每況愈下。

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對我們來說是種祝福,但在長壽的同時,我們也會希望自己是「活得有品質」,而不是坐在輪椅上、甚至是躺在病床上渡過自己漫長的餘生,那可能就不是祝福了。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的就是行動力,而骨折就是影響行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預防骨折是重要的,而治療骨質疏鬆,就是防止骨折重要的一步!


2024/04/04

人工關節置換 文章目錄

人工膝關節置換


人工髖關節置換


DAA 微創正前位人工髖關節置換 - 術後恢復案例分享

作者:劉俊良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DAA 微創正前位人工髖關節置換,是一種新式的髖關節置換手術方式,可以在不切開髖部周圍肌肉的狀況下置換人工髖關節。因為沒有破壞肌肉,所以手術後的恢復較傳統手術快很多,活動也更加靈活。

以下分享手術後個案恢復的情況


術後 2 天




接受 DAA 正前位髖關節置換手術後 2 天,這位患者已可以輕扶著助行器行走,幾乎不需要用到助行器支撐身體。(此患者接受左側髖關節置換手術)


術後 4 天




DAA 正前位髖關節置換手術後 4 天,準備出院時,這位患者已可以不使用任何輔助自行走動,由步態也難以分辨是哪一側手術了。(此患者接受左側髖關節置換手術)


術後 2 週




DAA 正前位髖關節置換手術後 2 週,這位患者已恢復正常生活及活動,由活動狀況難以分辦哪個部位接受手術。(此患者接受左側髖關節置換手術)


術後 2 週




這位患者也是接受 DAA 正前位髖關節置換手術後 2 週,已恢復正常生活及活動,還可以靈活的下蹲。(此患者接受右側髖關節置換手術)

以上為一些手術後的案例分享,每位患者的術後狀況可能因身體狀況或關節退化的嚴重度而有所不同,若需進一步評估,歡迎至門診檢查、討論。


門診掛號

骨質疏鬆及肌少症 文章目錄

ROSA 機械手臂人工膝關節置換 - 術後恢復案例分享

作者:劉俊良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ROSA 機械手臂人工膝關節置換,可以使人工膝關節置換更加精確,也可以針對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做出適當的微調,以「量身訂作」的概念,盡可能恢復患者原來天生的腳型,達到更高的舒適度及更快的術後恢復。

以下為手術後個案恢復情況分享


術後當天




ROSA 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手術,手術後數小時,患者已可以主動抬腿、彎曲膝蓋,感覺只有輕微疼痛、甚至不痛。


術後 2 天




ROSA 膝關節置換,手術後2天,患者下床行走,拿著助行器為輔助平衡及安全考量,幾乎不需要用助行器支撐行走。(此患者為左膝接受手術)


術後 4 天




這位 82 歲患者,在 ROSA 膝關節置換手術後 4 天,準備出院時,已可以不靠助行器行走。(此患者為左膝接受手術)


術後 10 天




ROSA 膝關節置換,手術後 10 天,患者不依靠助行器順暢的走路了,而且步態自然。(此患者為左膝接受手術)


術後 1 個月




ROSA 膝關節置換,手術後 1 個月,患者恢復正常生活,且關節功能接近正常,也可以下蹲。(此患者為右膝接受手術)

以上個案提供參考,每位患者術後仍因身體狀況及關節退化炎重度而有所不同。若有相關問題歡迎至門診評估討論。


門診掛號



2024/03/30

人工膝關節手術,如何用機械手臂來幫忙「量身訂作」?

 作者/ 劉俊良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進幾年科技進步飛速,機器人在某些方面的表現甚至已經超越人類了,像是影片中的機器人,它完成了就是算職業高爾夫選手也非常不易做到的「一桿進洞」。

在手術上,機械手臂輔助關節置換也是蓬勃發展,許多公司都努力研發出自家特色的機械手臂,而且也得到了相當好的成果。在我個人的手術經驗中,也發現用機械手臂輔助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術後的舒適度和恢復的速度都和傳統手術有很大的差別。而機械手臂用在人工關節手術的好處為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接下來幫大家稍作介紹。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過程,大致上是:把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磨損的骨頭削去一部分,再裝上金屬的蓋子,取代原來磨損的骨頭,然後再上下兩個金屬中間插入一片塑膠墊片,取代原來軟骨的功能。

在上述手術過程中,除了植入物的大小、位置、角度等要力求精準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必需要兼顧,那就是膝關節周為了軟組織(肌腱、韌帶等),因為他們也會影響關節的活動度和穩定度。

在傳統的手術做法中,我們會希望把彎曲變型的膝蓋,矯正成筆直的樣子,而且關節面要剛好和地面垂直,這樣才是最「標準」的關節,在力學上才是最佳位置,會讓人工關節最耐用,也就是所課的 Mechanical alignment (機械性對位)。

所以過去的手術的目標,就是把骨頭切成最「標準」的型狀,再裝入人工關節,而軟組織太緊的地方,就做手術鬆解,來配合這個新的腳型。然而,這樣”強迫改正”的做法,對人工關節友善,卻對人體不友善,因為這樣的方法常會需要大量的軟組織鬆解,造成病人術後的疼痛、活動不適,近五分之一的病人仍不滿意術後的狀況。

早在 1980 年代,就有醫生發現,我們所謂的「標準」腳型,其實跟大多數人本身的樣子是不一樣的,我們強迫身體用和原來腳型不一樣的東西,自然會造成不適。

到了 2006 年,一位 Howell 醫師提出了 Kinematic alignment (動力學對位),目標就是盡可能順著骨頭原有的角度來做削骨和植入人工關節,來減少軟組織的鬆解和破壞,才能盡可能接近膝關節原來的活動方式,時至今日許多學說也是由此延伸出來,而且也得到很好的成果。

然而,想用動力學對位的新關念來做手術,最大的挑戰在於精準度的要求非常高。傳統的手術會用標準機械性對位的原因,因為這是對植入的人工關節最友善的做法,人工關節的失敗率最低,但代價是病人的膝蓋不一定舒服。

而用動力學對位,病人會覺得舒適,但是一旦偏離中立區越遠,關節日後出問題的危險也越高,也就是必需在安全範圍內準確的做微調。由於微調的安全範圍常常只有5度以內,光靠目測的風險是非常大的,一不小心就會超出預期,而且無法事前摸擬,在切完骨頭後發現有問題,也會增加後需補救的難度。這也就是在機械手臂出現之前,許多醫師都知道動力學對位是個好手術,但很少人真正這麼做,因為難度和風險都大多了。

有了機械手臂的出現,它可以用電腦來幫忙測量骨頭裁切(截骨)的厚度、角度、以及張力等資訊,再由機械手臂精準的導引到醫師指定的位置,這在過去只能靠肉眼、手工量測,自然有點一些誤差存在,而機械手臂可以讓誤差縮小到 1 度和 1 mm,而且可以在切骨頭之前就摸擬出切完後的樣子,醫師才可以真正達到想要的目標。

也因為精準度的提升,它就可以幫助讓醫生在安全範圍內,針對每個患者的腳型、軟組織的張力去做微調,達到類似「量身訂作」的效果,也就出目前新的 Personalized alignment (個人化對位)的新手術概念。依個人化調整後的膝關節,就像是讓人穿上量身訂作的衣服一樣,自然覺得舒適度比較高,手術後需要的適應期變短,自然恢復就快得多。

目前的膝關節手術,最關鍵的部分,在於選用何種對位方式,進一步決定人工關節的位置、角度,還有要做多少軟組織鬆解,才能達到最完全的平衡,這都是要由醫師的經驗來判斷。過去在計劃和執行上有道鴻溝,因為目視和手工的誤差範圍過大。

在機械手臂出現後,正好幫助填補了這道鴻溝,它無法直接取代醫師的經驗和判斷,而是醫師心中的理想的作法,可以真正精準的被執行,也就是讓醫師如虎添翼,進而達到最佳功能的人工膝關節。


2024/03/27

正前位微創髖關節置換,減少肌肉的破壞,讓術後恢復更快更好

作者/劉俊良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正前位微創髖關節手術(Direct Anterior Approach,簡稱DAA)是一種較新髖關節手術方法,它是經由髖關節正前方的手術切口來進行人工關節置換。

DAA與傳統的髖關節置換方法相比,它在外觀上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手術切口的位置。DAA通過髖關節正前方(或微微偏外側)的大腿切口進行手術,而傳統方法則使用臀部側面或後方切口。

而除了外觀外,更重要的是,正前位髖關節手術是從肌肉間隙進入關節,不需要切斷肌肉和韌帶,因此患者通常康復過程通常比傳統方法更迅速。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後的兩週內就可以不靠輔具行走。傳統手術因為必需切開臀部的肌肉進入髖關節,被切開的肌肉既使再縫合,通常也需要 6∼8 週的時間癒合,所以恢復到自由活動的時間較久。


DAA比起其他的手術方式,有以下的優勢:


  1. 快速康復:傳統的手術方式,需要切斷臀部肌肉,而DAA不需要,因此患者通常能夠有較少的疼痛,更快地恢復正常活動。
  2. 更好的髖關節穩定性:DAA相較於後側路徑的手術,可以有更好的髖關節穩定性,降低脫臼的風險,讓患者可以更放心的自由的活動。
  3. 減少長短腳的風險:因為DAA是用平躺做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是用側躺進行,DAA可以直接在手術中利用X光確認相對位置、比較腳長,大大減少手術後長短腳的機率。
  4. 更準確的人工關節擺放:DAA手術因為是平躺手術,可以在手術中就照X光確認人工關節擺放的位置,有問題也以即時修正。可以避免手術後照X光才發現關節位置不如預期的情況。
  5. 較小的手術切口:DAA的切口相對較小,也會減少疼痛以及手術後的疤痕。

通常大多數的患者都可以適用正前位方式來進行髖關節置換,尤其是希望手術後能盡快回到工作崗位或日常生活的人,就可以考慮選擇用DAA的方式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

但是由於DAA手術本身手術的視野狹小、困難度較高,還需要特殊的器械才能執行,若是患者的身材非常嬌小、或是骨質疏鬆嚴重,可能會增加手術的難度,需要與醫師討論是否可行。另外,若病況較複雜,醫師需要更大的手術視野,或進行更多的處置,可能就不適合用DAA的方式。

DAA髖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較常見的如出血、感染等,和一般手術相同。而它也有一些特有的風險,例如大約有二至三成的患者,手術後會有大腿前外側皮膚感覺麻麻鈍鈍的,這是因為大腿有一條表皮神經會經過手術的部位,常常受到影響,但是由於那是表淺的神經,其實對於深部的組織及關節內部都是沒有影響的,所以除了局部感覺異常之外,並不會影響活動。


運動訓練在骨質疏鬆治療的角色

作者/ 劉俊良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身為骨質疏鬆專科醫師,每天都在幫人處理骨質疏鬆的問題。而我在衛教每位患者時,都會提醒骨質疏鬆的治療原則,除了要按時回診、用藥不能隨意中斷之外,自己也要做到以下幾點:要攝取足夠的鈣、維生素D,再加上多運動,而且運動方面是做重訓效果最好。

大多數的患者聽到前兩項,都會說:好好好,沒問題!但是聽到第三項要運動,尤其是重訓,常常會面對難色,問說:我有散步、拉筋、甩手,不行嗎?

其實不同種類的運動,對於身體是有很不一樣的影響的。就讓我在此解釋為什麼重量訓練對骨質疏鬆很重要吧!

首先,為什麼重訓對骨質疏鬆很重要,因為骨骼也是一個活生生的組織,它會對應外界的刺激而改變、適應。當面對外界的力量大時,骨骼會變強壯,來面對外力;而當外界來的壓力很小時,它也會漸漸的變弱,也就像成語所說的「用進廢退」。而這樣的用進廢退的原理,只要在成年人就適用,就算是老年人會為因為壓力的刺激而增長骨頭。

了解原理後,應該就不難理解,雖然一樣都是運動,但是對於骨頭來說,刺激是不一樣的,輕鬆的運動、伸展,雖然也可以活動身體,但是對於骨頭的刺激是不夠的,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是無法喚醒骨頭變強的。所以除了散步、拉筋外,還是要加上重量訓練,給與骨頭足夠的「壓力」,才會讓它知道:要變強一點,不然不夠面對那樣的外力了。

大家對於「重量訓練」的印象,可能覺得那是年輕人在玩的遊戲,或者那是電視上那些運動選手在做的事,但事實上,只要在正確的指導下,中老年人也可以由重訓中得到好處,甚至對於已經開始流失骨質的中年人,甚至是已經出現骨質疏鬆的患者來說,他們比起年輕人更迫切需要訓練。

要做重量訓練來改善骨質,最好選擇會用到大關節、多肌群、有負重潛力的動作,像是深蹲、臥推、硬舉等,並且要循序漸進的加重,正常的人在經過訓練後,力量可能會增進到沒訓練時的2、3倍以上,即使是中老年人,也常常可以看到大幅的進步,甚至有些經過訓練的中年人,運動表現比年輕沒有訓練的時候還好。

在力量提升的過程中,骨質也會一起進步,所以骨質疏鬆和肌少症都會一起被改善,甚至,目前已有許多文獻發現,肌肉也會分泌出許多和健康相關的激素,所以有些學者已經把肌肉視為重要的內分泌的器官,而不單單只是發力用的組織。

重訓讓人卻步的原因,可能來原於看到運動選手挑戰極限重量的刻板印象,但其實如果有一個好的教練指導,對於初學者一定是從最基礎的動作,最輕的重量開始教起,在確認學員動作熟練,且對於目前的重量游刃有餘時,才一步步慢慢加重。重量訓練如果在正常的監督指導下,可以是很安全的。

目前真的有感,大家對於打針吃藥的接受度,或是吃健康食品的熱情,竟然比運動還要高得多,其實這是有點本末倒置了。現代人骨質疏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太便利,平常不需要做什麼負重的體力活,而平均壽命又比以前長得多,所以骨頭在長年不受刺激的情況下,骨質就一路流失到老。所以要預防、甚至治療骨質疏鬆,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好好的運動,靠重訓、阻力訓練,來讓肌肉、骨質保持在良好的狀態。


  • 舉水瓶也算是重訓的一種啊,為什麼一定要舉那麼重?

舉水瓶當然也是廣義的「阻力訓練」,但它只能當作一個開頭,不能把它當作長久的運動計劃,因為它能提供的好處可能就只有最初期的一點點進步。就如前面所提到的,骨頭是依據它面對的外力大小,來決定它要長多強壯的,如果只停留在舉水瓶的程度,它的強度也就只停留在那樣的強度了。

我們治療骨質疏鬆,最大的目的是要減少像是跌倒等外力造成的骨折,我們應該不難想像,跌倒時手撐地的力量,是遠大於水瓶的重量的,所以只舉水瓶是難以預防骨折的,一定要讓自己的骨頭繼續升級上去才行。我們無法預測意外,但可以做到的是盡可能讓自己強壯,讓自己的身體足以面對外力的挑戰而不受傷。


  • 我就看著影片自己做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請教練?

運動訓練其實有很多技巧細節,是光用影片難以傳達的,另外自己做的動作出問題,自己也常常難以察覺,或者不清楚為什麼會做得跟示範不一樣,所以只看影片就照做的難度其實相當高。而初學者階段,要能建力好的動作習慣,也要有人發現動作走樣時及時指正,才能減少受傷的風險,也才能走得長久。為了健康而運動,卻因為錯誤的運動而受傷,那就得不償失了。


最後,附上一個延伸的影片,讓大家更了解運動訓練和骨質疏鬆的關聯。
影片中講解的是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何立安博士,其中的學理解釋得相當清楚,身為骨質疏鬆專科醫的我也相當認同,值得大家一看。




劉俊良醫師 (Chun-Liang Liu, MD)



劉俊良醫師簡介

骨科專科醫師,骨質疏鬆專科醫師。
致力於人工關節置換及骨質疏鬆症治療,理想為推廣中老年人運動訓練,由源頭減少骨質疏鬆、肌少症、衰老的發生。

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專長

機械手臂人工膝關節置換
微創膝關節置換
微創正前位髖關節置換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微創四肢骨折手術
高齡骨科相關疾病照護
骨質疏鬆診斷、治療及疏鬆骨折後續照護
脊椎壓迫性骨折微創椎體成型手術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中、西醫雙學士

經歷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科醫師
振興醫院骨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專科醫師

會員及證照

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會員
Zimmer ROSA機械手臂關節置換原廠認證醫師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抗老化肌力及體能教練 認證合格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C級肌力及體能教練 認證合格


門診掛號